热点新闻
  行业动态
  重大项目
  运行分析
  专题研究
新加入会员 更多>>
广东雷斯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杰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惠州市诚业家具有限公司
广东瀚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福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福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创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卓茂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众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博努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佛山市盛晖智科电气有限公司
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桦桦数控(广东顺德昶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犇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希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驰力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华技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毅新庆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美特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斯坦德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佛山市赛普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雷斯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杰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惠州市诚业家具有限公司
广东瀚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福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福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创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卓茂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众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博努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佛山市盛晖智科电气有限公司
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桦桦数控(广东顺德昶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犇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希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驰力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华技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毅新庆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美特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斯坦德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佛山市赛普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焦点企业
广东省韶关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广州晶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
中山市西正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海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汕头市广信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莞益电机有限公司
日立粉末冶金(东莞)有限公司
佛山市山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康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柴油发电机厂)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佛山诺亚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一零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柏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佛山市豪象电器有限公司
固尔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吉川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康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省韶关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广州晶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
中山市西正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海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汕头市广信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莞益电机有限公司
日立粉末冶金(东莞)有限公司
佛山市山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康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柴油发电机厂)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佛山诺亚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一零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柏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佛山市豪象电器有限公司
固尔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吉川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康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你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鉴定

盘点丨2015年电气行业领域十大关键词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9949

编者按

  过去的一年,电力设备企业在步入中速发展期的过程中稳步前行。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与低端制造的隐忧,另一方面是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的诉求。伴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设备企业必须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形势下,准确预判、提前布局。

  关键词一: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并于2015年7月2日,确定并公布了2015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46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了38个行业,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许继电气、正泰电器、特变电工、上海电气等电气企业上榜。

  在我国,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电气行业智能制造大致分为智能基础件、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设计、智能服务五大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电气企业纷纷着力智能制造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未来将贯穿中国电气制造业 “由大变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二:电网设备智能化

  2015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的发展目标。

  2015年3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015年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意见》指出,国家电网公司将稳步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系统推广建设,完成36套地调系统升级改造,覆盖全部并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智能调度与控制手段变随机为可调,使风、光联合输出功率过程满足用电负荷的需要,达到削峰填谷的最佳状态。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电网需求的带动下,电气企业纷纷试水智能电网设备,智能电网设备研发、生产进入热潮,各个种类的智能化电网设备先后诞生,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三:电气设备走出去

  2015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促进下,电气设备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大亮点。2015年的“走出去”呈现规模化、核心化的趋势,与大型工程企业“抱团出海”成为新的模式。如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电建、华能集团三方联合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将在海外及多项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特高压这样的高端技术在2015年也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2015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获得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二期30年特许经营权,南瑞集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800千伏/4750安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将应用于该项目。特高压换流阀是直流特高压工程最核心的设备,世界范围内原来只有三家跨国公司掌握换流阀设备的核心技术。此外,我国研制的特高压变压器、开关、高抗、串补等全部关键设备,将应用于巴西大型水电送出工程项目。电气设备走出国门,将进一步带动特高压设备研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四:配网升级“红利” 

  2015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启动实施了2015年新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近千亿投资项目,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市,共计项目2139个。2015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印发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着力解决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问题,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重点要求提升低压电网装备水平,优化升级配电变压器、更新改造配电开关、提高电缆化率、配网自动化覆盖水平等。

  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电网投资已由输电线路投资逐步转向配、用电侧。2015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全年共安排近16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规模空前。同时,南方电网公司计划投资124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电网改造中,将直接增加电网建设投资,东方电子变压器分公司等配网设备厂商,是这次农网改造中最先受益的企业。许多企业2015年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同时,政策对配网设备企业带来极大利好,许继电气、置信电气、北京科锐等配网业务领先的企业都受到政策利好,在资本市场表现良好。

  关键词五:光伏“领跑者”计划

  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认监委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旨在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规范光伏发电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其中,国家能源局实施 “领跑者”专项计划,对示范工程提出建设标准、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目标等要求。具体指标是: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6.5%以上,转换效率达到10%以上薄膜光伏电池组件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产品。随即,光伏行业掀起了一场提高效率,降低价格的技术论争,光伏企业纷纷推出高效光伏组件和相关技术,通过竞争性方式赢得“领跑者”市场。同时,国内光伏检测认证机构鉴衡认证也推出 “领跑者”认证标准。

  关键词六: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虽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首次应用于2014年,但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是在2015年。2015年6月12日,世界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即云南电网主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异步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率先采用柔性直流加常规直流组合模式。该工程无论是电压等级,还是建设规模,与同类工程相比均为世界第一。

  由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与国外同步进行自主研发的微秒级控制系统,在浙江舟山±2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稳定运行一周年。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真双极柔性直流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2015年12月17日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该工程采用的核心装备M2000型柔性直流换流阀及FLEXCON-VBC-1000型阀基控制设备为国内装备企业研发制造并首次应用。

  关键词七:二次再热技术

  2015年6月27日,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江西华能安源电厂1号机组投运;2015年9月25日,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国电泰州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投运;2015年12月23日,华能莱芜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二次再热在2015年可谓大放异彩。

  二次再热技术是目前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新建百万千瓦机组,更多会考虑二次再热,因为二次再热机组的热效率比一次再热机组会有大幅度提升。采用该技术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供电煤耗约272克/千瓦时,比普通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降低约12克/千瓦时。随着我国二次再热机组的加速开工和相继投运,设备供应商将   进入密集的设备交货期和运行期,这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制造水平、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设备企业也将在在建或已投运项目中得到更多练兵的机会。

  关键词八:铝合金电缆标准

  2015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铝合金电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2015年4月2日,《额定电压0.6/1千伏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标准编号NB/T42051-2015)正式获批,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铝合金电缆行业迄今为止最权威、最重要的一部。

  2015年7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额定电压1千伏(Um=1.2千伏)到35千伏(Um=40.5千伏)铝合金芯挤包绝缘电力电缆》,201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铝合金电缆国家标准正式诞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电线电缆行业是一个料重工轻的行业,目前,国内电缆生产中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铜,使线缆成本居高不下。

  相对于铜电缆,铝合金电缆具有降低成本,减少电缆重量,减少设备及电缆磨损等优势。两部标准的发布标志着铝合金电缆的相关标准已经配备完整性,这就有利于提升铝合金电缆行业门槛、规范铝合金电缆生产、竞争行为,有力地推动铝合金电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九:高效节能变压器

  2015年8月10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发布 《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2015-2017年)》的通知,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配电变压器开发、生产、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加快推广、促进淘汰,到2017年底,初步完成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的升级改造,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4%,通过强化标准规范,完善认证体系,严控市场准入等全面提高配电变压器能效水平,推动配电变压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降耗,至2017年实现年节电94亿千瓦时的目标。预计到2017年,累计推广高效配电变压器6亿千伏安,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10万吨。

  至2015年中,全国在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中,高效配电变压器比例不   足8.5%,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15-2017年)》的实施,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S13立体卷铁芯配电变压器、自动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和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等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在农网升级改造项目中,签订了大批新型变压器合同。

  关键词十:巨头并购

  2015年9月8日,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电力和电网业务的交易获得欧盟批准。同时,美国司法部也发布一项批准指令,允许这项并购交易的完成。2015年11月2日,GE宣布完成对于阿尔斯通电力与电网业务的收购。GE在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和巴西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监管批准,从而完成了交易。这是GE迄今为止在工业领域最大的一笔收购。

  行业分析认为,这两家设备巨头的合并,很可能改变全球电力业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诞生一家在能源设备业务和服务上全能的企业巨头,受到竞争压力的不仅仅是西门子和ABB,也包括正在快速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力设备企业。

  未来的电力设施将是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整个能源系统将因为信息技术而成为有生命的系统。未来的全球能源设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系统能力的竞争,智能化的竞争,考验的不是单个设备的制造能力,而是整个能源系统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能力。通用电气对阿尔斯通的并购,正说明了这种趋势。

返回首页 | 关于协会 | 加入协会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您是第

主办机构: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通用网址:机械行业协会
电话:020-83199544  传真:020-83368141 E-mail:gdmia@vip.163.com
版权所有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236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