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在政策环境趋紧、库存效应减弱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平稳放缓,工业生产增幅回落,保障房建设推动投资增长稳定,人民币升值加快对出口影响尚未显现,菜价回落影响通胀略有回落。当前,“控通胀”与“保增长”关系更趋复杂,短期来看,通胀压力上半年难以出现拐点,紧缩政策进一步收紧更趋谨慎,人民币升值持续加快,加之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宏观取向,预计我国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市场需求回落、电力短缺严重、成本压力增大,企业发展环境将继续偏紧。
物价和货币供应高位趋稳,紧缩政策更趋谨慎。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1.2%,导致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是CPI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基数因素影响及除原油以外的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是PPI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但同时,4月份,CPI、PPI环比仍分别上涨0.1%、0.5%,说明物价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抑制通胀的货币环境已初见成效。4月份M1、M2同比增速在上个月反弹的基础上,出现明显回落。M1增速回落至12.9%,创下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M2增速回落至15.3%,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新低;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时,M1、M2回落也可能是经济活跃度的降低的信号,从4月份工业增加值、PMI的下降中也可以窥得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短期内偏紧的货币政策仍保持不变,但进一步收紧货币也会更加谨慎,政府和企业都将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
投资增长持续稳定,消费增速略有回落。政策紧缩、房地产调控与加快保障房建设相互影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4%,比1-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规模相当于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64.5%,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力,加上“十二五”规划项目的逐步加快落实,将推动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但刺激政策的退出及严控新开工项目,导致4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同比下降1.1%,显示投资增速加快后劲不足。同时,消费刺激政策淡出继续影响市场消费,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1%,比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随着保障房的逐渐完工及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预计下半年消费增长将有所回升。
人民币升值加快考验出口承受能力,进口需求逐步回落。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1.9%,4月单月升值幅度高达0.88%。尽管如此,出口增长依然强劲,4月我国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速度达到29.9%,虽低于上月的35.8%,但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处于2006年以来4月同比增速较高位置。外需稳健支撑出口再创新高,显示中国经济增长能够承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决策层主观上更有理由选择汇率工具作为抗通胀的重要手段;而进口快速回落导致的顺差上升从客观上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今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2%,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9%,仍存在升值空间。未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将继续稳步加快,对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尚难确定。
内需增长放缓、库存增加以及进口价格增长回落导致进口增长相对缓慢,4月份进口增长21.8%,低于上月的27.3%,也低于市场预期。4月中国从日本进口同比增速为4.65%,较3月下降了12个百分点,也是导致进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由于通胀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散的态势更加明显,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重,日本大地震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变数,加上补库存效应减弱甚至消失,全年外贸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
库存调整影响工业增长回落。年初以来,企业为抗击通胀而加大原料采购力度,导致一季度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加快,但同时也使得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升至高位。3月末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上升23.2%;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账面存货金额已经高达3.53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4月PMI中原材料库存指数达52%,仅次于2010年1月的高位。随着国内需求下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4月份工业生产出现回落。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政策收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继续显现,短期内市场需求回暖难度加大,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期加剧,企业很可能将面临去库存风险。4月PMI为52.9,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出现反季节下降,显示企业发展预期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