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季度已过半,光伏产业的行业拐点似乎并没有到来,之前7月的小幅反弹使部分业内人士误认为光伏产品价格已触底,但从八月各项价格上看,近期并没有上扬趋势。而国际市场近期也没有较为利好的消息和政策来拉动光伏市场。
光伏市场,冰火两重天
八月的光伏市场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今年上半年开始,国际光伏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从上游多晶硅价格到下游组件价格都经历着大规模的价格跳水,在价格接近成本价的8月依然在小幅下滑。在市场不景气和竞争激烈双重压力下,美国太阳能创业公司Solyndra、太阳能电池制造商EvergreenSolar和位于纽约的SpectraWatt均在8月提交了破产申请,多家大型光伏企业的破产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在感叹的同时,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光伏市场未来应该怎样发展,而企业又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而在国际市场人人恐慌的同时,国内光伏企业却是接连收到利好消息,先是光伏上网统一电价的出台,再是'十二五'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1000万千瓦的规划,无疑是为国内光伏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有幸灾乐祸之嫌,但美国多家老牌企业的倒闭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确实是有利的,一方面国内企业可以借鉴多家申请破产的美国企业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锐减,中国光伏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也更具发言权。
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
8月多晶硅价格一路走低,维持了一个多月的价格低点终于在本月最后一周跌破50美元/kg,以47美元/kg收场。多晶硅价格高点也没能维持之前的上升势头,本月首周高点价格为59美元/kg,从第二周开始,连续四周走低,至8月最后一周,多晶硅价格低点已跌至55美元/kg。多晶硅价格略显持续小幅走低趋势。有业内人士预测,多晶硅价格未来将会维持在40美元/kg左右。2011年三季度已经过去一大半,若近期光伏行业没有明显利好消息传出,那么2011年注定是光伏行业最冷淡的一年。
数据来源:Energytrend
硅片价格稳中略降
本月硅片价格稳中略降,下跌力度并不强劲。8月硅片平均价格曲线呈微波澜状。156多晶硅片平均价格由月初的2.051美元/kg,至月底已回跌至1.958美元/kg,环比下跌1.52%。而156单晶硅片平均价格曲线几乎是与多晶硅片平均价格曲线相平行。8月第一周时156单晶硅片平均价格为2.632美元/kg,至9月初时跌至2.592美元/kg,环比下跌4.53%.
数据来源:Energytrend
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走低
硅片价格的走低自然会带动晶硅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的价格,硅片价格本月的下跌幅度虽不明显,但基本上已经及时的反应在下游晶硅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上。8月初太阳能电池平均价格为0.796美元/瓦,截至9月1日,其平均价格为0.748美元/瓦,环比下跌6.03%。此外,156单晶硅电池片价格由3.448美元/瓦跌至3.24美元/瓦,环比下跌6.03%。156多晶硅电池片价格由3.216美元/瓦跌至3.022美元/瓦,环比下跌6.03%。
硅片电池价格在本月已呈下跌态势,虽然整个太阳能光伏业界的萎靡有一定影响,但近期崛起的薄膜电池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屋顶太阳能装机规模目标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规模可达2500万千瓦,在目前30万千瓦基础上增长80多倍,占太阳能发电中长期目标的半壁江山。随着未来屋顶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建,相对更适用于屋顶电站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良机,而这一市场未来10年的规模或可达1000亿元以上。虽然薄膜电池受限于光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上的劣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撼动晶硅电池的位置,但突然加入的竞争对手无疑会分流一部分电池市场,转移部分企业的视线。
数据来源:Energytrend
组件价格维持在2.303美元/瓦
光伏产品价格都经历了一轮深跌,普遍反应短期内价格难以有大起色。组件价格经过前期深跌后,近段时间组件价格始终维持在约为2.303美元/瓦,而在之前二季度整个光伏市场的大跌时,组件价格也始终保持在2.303美元/瓦,其原因是,其价格已经基本接近成本价。由于欧洲也很清楚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的困境,全球产能达到50GW而产量需求为25-30GW,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组件价格难以明显回升。
数据来源:Energytrend
光伏寒冬似乎并没有过去,美国多家光伏企业的倒闭让国外光伏界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德国SolarWorld等业者甚至联合向德国政府与欧盟进行游说,认为大陆的太阳能业者受到政府「不当补贴」而倾销,政府应该介入制裁。这似乎和美国把本国的金融危机归罪于中国相类似,在推脱责任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嫉妒心理。但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光伏企业也确实有被嫉妒的资本,政府层出不穷的扶持政策,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使用费用,还有本国发展潜力巨大的使用能力。无不显示着,中国光伏企业的巨大竞争力。即将进入传统的光伏淡季,以及今年的大幅下跌都会让国外的光伏企业较为难熬,但对国内企业而言影响较为有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