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郭金链
2012年6月·广州
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广东行业协会产生于改革开放早期,计划经济转型催生出新型行业组织,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成长发展,经历了一个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行业协会从具有行政色彩、附属政府部门的“二政府”组织,颤变为具有自治化、民间化、市场化的行业组织,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前台,成为协调行业关系、整合行业资源、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的主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第一部分 我省行业协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较快
截止2011年底,我省共登记注册的行业协会1645个,其中省本级221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门类的行业协会体系。
(二)质量较好
我省行业协会规模不断扩大,专职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三)作用发挥明显
一是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赢得商机。二是反映诉求,构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平台。三是规范行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第二部分 我省行业协会改革创新的基本做法
(一)创新管理体制
在全国率先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取消业务指导单位的前置性审批,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推行民间化和自主性。实行“五自四无”:“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
(二)创新管理制度
1. 率先推进现代行业协会制度建设。
制订民主选举、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管理、印章文件管理、重大活动备案报告、信息披露、分支代表机构管理、法定代表人述职等十项管理制度。
2. 率先推进等级评估制度建立。
出台《关于社会组织评估管理的暂行办法》,全省现已评估行业协会和基金会313个。
3. 率先推进专职工作人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省级已培训9期共1050人,其中清华大学培训3期。
4.建立行业自律“六个机制”。
先后开展了评比达标表彰、组团出国考察、违规经营、违规收费、“小金库”治理等专项清理工作。
(三)创新扶持政策
1. 探索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制度。
2. 探索建立政府扶持基金和孵化基地。
3. 探索拓宽行业协会参政议政渠道。
(四)创新党建工作
1. 率先成立省级社会组织党工委
2. 率先成立省社会组织团、妇、纪工委
3. 率先建立全省性行业协会三级组织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 当前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
(一)法规体系不完善,法规政策不对称,成为我省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掣肘
(二)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措施不多,行业协会发展受限
(三)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进展缓慢,行业协会功能未充分发挥
(四)行业协会参政议政渠道不顺畅,社会咨询机制不完善
(五)行业协会自身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能力还比较弱
第四部分 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举措
(一)降低准入门槛
1. 突破一业一会。
2. 放宽设立标准。
3. 允许跨区域组建。
4. 允许合并组建。
5. 允许分拆组建。
6. 扩大会员范围。
7. 简化登记程序。
8. 加大扶持力度
(二)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
(三)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
(四)设立孵育资金。
(五)完善保障机制。
(六)拓宽参政议政渠道。
(七)建立征询意见机制。
(八)加强能力建设
结 语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广东行业协会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一定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