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公告
  工作动态
  工作计划
  会员动态
  企业专访
新加入会员 更多>>
焦点企业
你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李科浚:求解能源装备的深蓝航迹

      来源:世界工厂装备制造网             发布日期:2011-07-12               浏览次数:4906

 国船级社总裁李科浚

 双重船级“得人之渔”

第一艘自主建造的LNG船成功交付,首座自主设计、建造、作业水深达3000米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顺利出航,第一个深海气田投产在望……近年,海洋能源装备产业捷报频传,而这些项目的第三方——“中国船级社”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能源人的视野。作为船舶和海洋工程标准的制定者、流程和产品的监督者和技术服务的保证者,伴随着我国能源装备进军深海,中国船级社也在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蓝海。在由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深海海洋工程发展技术交流会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船级社总裁李科浚,一起回溯中国船级社如何绘制我国能源装备产业驶向深蓝的航迹图。

中国能源报:我们知道,沪东船厂引进法国GTT和法国大西洋船厂技术,攻克了一个个技术和建造难关,实现了LNG船国产化建造零的突破,并被授予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的双重船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船级社是不是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李科浚:是这样的。船舶入级是评定船舶技术状态的重要手段,商船入级制度是国际海事界的通行方式。和普通认证遵循公共标准不同,船舶入级必须遵循船级社自己的规范标准,因此规范标准是船级社最重要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沪东船厂以双重船级的方式建造LNG船舶,对中国船级社最大的意义是促使我们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规范标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LNG船是在零下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船舶,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日本、韩国、欧洲少数几个国家和中国能够建造。没有自己的LNG船队,即使很多知名的船级社也无法掌握相关标准,建立自己的规范。而随着LNG项目的开展,我们同步完成了规范标准制定,并于2007年颁布了中国船级社的《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检验指南》,这是我国 LNG船检标准的一个里程碑。同时我们还培养和建立起了一支精通技术的专家人才队伍——船级社当时建立了LNG项目领导小组,并分别向英国伦敦、美国休斯顿等地派出技术人员,和美国船级社共同进行图纸审查和专项技术评估。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以及与美国船级社的合作中,为了实现规范标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已经具备了涉及LNG船舶的相关计算能力、分析和评估能力。得人之鱼,不如得人之渔,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能源报:回想这个过程,您有什么感触?

  李科浚:拥有自主建造的LNG船是我国造船界的一大突破,证明了我们船舶制造的技术实力,而其背后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英明的决策。199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广东先行试点,引进LNG,拉开了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序幕。在天然气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时,国家果断进行了投资,成功组织了运输招商、造船招标和燃气轮机技术引进国产化活动,启动了我国LNG运输业与造船业市场。现在天然气市场已经转向卖方市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当年的决断,我们会走不少弯路。

  向海上风电移植技术经验

  中国能源报:您还提出过中国船级社要提高非船业务的比例,包括介入海上风电行业,是这样吗?

  李科浚:是的,当然我们现在在陆上推的项目也很多,包括桥梁、轨道交通等。海上风电方面,我们已经投入了很多。我们在持续地为包括海上风电安装设备、安装平台和起重吊机的标准在内的标准制定作准备。装备要发展,标准需先行,没有标准,各方将无法沟通。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刚刚起步,这里面很多技术是海洋工程的技术,所以我们也想把海洋工程三、四十年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标准、服务移植到海上风电这块业务中。

  中国能源报:海上风场建设项目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强制性的认证?

  李科浚:完整意义上的海上风场项目认证目前在中国还不是强制性的,但现在有向自愿性发展的趋势。自愿性标准可以让企业对自身有更高要求,这是有益的。但设定一个最低的安全等级和标准也非常必要,否则就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海上风机结构安全等级的设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需要这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和业界深入地研究和评估,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美国的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RE)明确要求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安全等级应达到100 年一遇的环境条件,比欧洲的50年一遇要严格的多。

  中国能源报:能否谈谈中国船级社目前和海上风电业界的合作?

  李科浚:中国船级社近几年在海上风电业务上的发展很快。一方面是风机的产品认证业务,我们为重庆海装、国电联合动力等风机制造企业开发的大型海上风机进行了产品认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为海上风场的开发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和认证服务,海上风场开发的核心工作就是风机基础结构的设计、建造、运输和安装,而这些都是海洋工程行业里最基本的,我们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目前我们正在为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如东海上风场提供认证和咨询服务,也在积极协助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海上变电站平台的设计工作。

  护航海洋能源装备发展

  中国能源报:能否总结一下中国船级社在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科浚:目前,我国海工装备企业不断升级,在产业链上越来越向高端移动,产品从开始的小船发展到大船,到常规的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平台,再到深水平台,其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现在国产海工装备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在此过程中,船级社首先构建了一个技术、资讯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还记得1980 年,我们去挪威北海油田考察。那时中国海洋工程刚起步,我们甚至对钻井船、自升式、半潜式钻井这些概念都不甚了解,看到国外先进的海上油气开采技术,我们很受触动。回到国内,我们立即和国内从事海洋工程开发的机构一起研究、交流、起草我国的规范和标准,发布了移动式平台、固定式平台、海上浮式处理装置等海上设施的规范和法规。有了第一阶段的技术交流和标准研发,工业界就可以自主地发展海工装备,由此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持续了一、二十年,船级社也参与其中,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和专家。接下来,在海工装备的制造过程中,我们按照规范和标准参与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审查和制造检验。确保平台的设备、材料、焊接等重大工艺符合安全和环境标准,保证生产制造过程达标,并为我们的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保障性认证,帮助企业以更加符合标准、更加诚信、更加容易为产业接受的形态进入市场。

  中国能源报:深水海洋工程是一个极端高、精、尖的行业,难度堪比航天,作为技术规范的制定者和项目安全质量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船级社如何联合业界,完善标准和服务?

  李科浚:我们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正在成为继新加坡和韩国之后的又一个海洋工程制造大国,有些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比如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其技术水平是世界领先的。我国现在也在研究深水机器人、深潜器等,这些都是开发深水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在这过程中,船级社和产业共同成长。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除了船舶和海工装备的认证,中国船级社也做海上生产设施的认证,比如水深达到1500米的中海油荔湾深水气田项目,也是由我们引进美国船级社一起合作,对水下生产系统、海底管线、平台等进行系统的审查、检验和认证。

  未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而能源的供应将走向深海。我们看到了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将联合业界,持续完善我们的标准和服务,在研发领域和企业紧密结合,秉承中国船级社“技术立社,诚信为本,与众不同,国际一流”的建社方针,为中国海洋能源装备的发展保驾护航。

返回首页 | 关于协会 | 加入协会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您是第

主办机构: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通用网址:机械行业协会
电话:020-83199544  传真:020-83368141 E-mail:gdmia@vip.163.com
版权所有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23694号-1